青春期龈炎是一种发生在牙龈的炎症性疾病,细菌感染和患者全身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是患病的主要原因。该病发生于青春期,临床表现为牙龈红肿、肥大、易出血。
发病原因
局部因素
菌斑仍是青春期龈炎的主要病因。这一年龄段的人群,由于乳恒牙的更替、牙齿排列不齐、张口呼吸及戴矫治器等,造成牙齿不易清洁,加之该年龄段患者不易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如刷牙、用牙线等,易造成菌斑的滞留,引起牙龈炎,而牙石一般较少。
全身因素
青春期少年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,是青春期龈炎发生的全身因素。牙龈是性激素的目标组织之一,由于内分泌的改变,牙龈组织对菌斑等局部刺激物的反应性增强,产生较明显的炎症反应,或使原有的慢性龈炎加重。
疾病治疗
1、口腔卫生指导:提高患者自我控制菌斑的能力,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;
2、洁治,除去龈上、龈下的牙石和菌斑;
3、纠正不良习惯;
4、改正不良修复体或不良矫治器;
5、经上述治疗后仍有牙龈外形不良、呈纤维性增生者可行牙龈切除术和牙龈成形术;
6、定期复查,进行牙周维护治疗。
青春期牙龈炎预防
青少年要学会正确的刷牙和控制牙菌斑的方法,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早晚刷牙、餐后漱口。
1、要纠正不良习惯,包括口呼吸的治疗,建议定期做口腔清洁。
2、进餐要规律,细嚼慢咽,饮食要适当多吃一些纤维性的食物(多食蔬菜、水果),避免过细过黏的饮食。纤维性的食物在咀嚼过程中有助于牙齿清洁,对牙龈健康有利。
3、如有牙列不齐要矫正,佩戴矫治器期间要加强牙周的卫生清洁。